驻村第一书记杨玉祥向记者介绍辣椒新品种的长势
(资料图片)
8月3日凌晨5点,天空刚刚泛起一丝鱼肚白,赵革命就睁开眼,从床上爬了起来,顾不上洗漱,直奔牛圈。“去年,我家收入有五六万元。”赵革命笑着对记者说,“养牛让俺家脱了贫!”
赵革命是记者一行在下冶镇吴村接触的第一个贫困户。8月2日至4日,济源日报社全媒体记者一行4人吃住在吴村,跟随市国税局驻吴村第一书记杨玉祥的脚步,真切地感受到脱贫攻坚的春风正吹遍吴村的角角落落。
“造血”扶贫摘穷帽
通往牛圈的路约300米,赵革命每天都要走十几趟。这段时间是赵革命最轻松的时候,他的思绪很容易回到4年前。
2013年,赵革命因为家庭负担太重,患上了抑郁症。妻子聂小敬带着他四处求医。那几年,家里没有经济来源,花销还大。自己生了病,儿女们要上学,这是赵革命家致贫的原因。
治疗2年后,赵革命的抑郁症明显好转。为了摘掉贫穷的帽子,他借钱买了10头牛,开始了自己的“脱贫攻坚战”。在驻村第一书记杨玉祥的帮助下,赵革命的养殖规模不断扩大,今年发展到30多头牛,流转了10多亩土地种植经济作物,同时还利用国家利好政策累计贷款18万元,购买了拖拉机、收割机等大型农具。
“这几年,革命的心劲儿有了,干劲儿很大。”站在一旁的聂小敬插话,要找赵革命,不是窝在牛圈里,就是钻在地里。
从赵革命家的牛圈出来,记者碰到贫困户卢领正在家门口扯布条。“趁天热,我赶紧扯点布条,不耽误下午到地里绑西红柿秧。”说话间,卢领手上的活并没有耽误。卢领的丈夫患心脏病不能干重活,女儿在外求学,她还要照顾瘫痪的老人。作为女人,她硬是撑起了一片天,独自承包8亩地种植经济作物,摘下了贫穷的帽子。
吴村是省定贫困村,地处山区。全村仅有712亩土地,传统的种植模式产量不高、效益不佳。靠天吃饭的吴村人增收无路、致富无门,背着一个“穷”字,似乎很难翻身。但是,就是这样一个小山村,硬是在驻村第一书记杨玉祥和支村两委的带领下,走出了一条不同寻常的脱贫之路。
在今年的脱贫攻坚考核中,吴村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。截至目前,吴村只剩1户贫困户未脱贫,24户贫困户96人已完成了脱贫目标,同时基层党组织及党的阵地建设、村容、村貌、民风等均有明显的变化。
筑强堡垒促脱贫
沐浴着夏日的阳光,走在吴村,只见干净通畅的村间道路两旁,一栋栋民居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木中;村容整洁,每个村小组都配备垃圾中转箱;田间地头,西红柿、青辣椒孕育着勃勃生机……
谁能想到,2年前的吴村大多数村组路还是烂泥路,环境卫生状况差,缺少垃圾处理设施。同时,村里产业结构单一,大多数村民仅靠传统耕种来维持生活。那么,吴村何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“华丽转身”?
村党支部是脱贫攻坚战的桥头堡,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是一线指挥员。杨玉祥的第一任务就是建好一个能打仗的班子。杨玉祥刚入村第二天就购置了一套锅碗瓢勺,带上铺盖,吃住在村里。从那时起,他便把吴村当成了自己的新家。
安顿好“小家”,杨玉祥便开始装点“大家”。改善党群综合服务中心的硬件条件、组织全体党员开展党性教育培训活动、开展系列党员活动、建立长效的一周坐班机制、启动周一例会工作制……一项项“金规铁律”打牢“篱笆”筑牢“墙”,有效推动了吴村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。“党建带扶贫、扶贫促党建,最大的益处就是各方面力量凝聚成拳头,在精准扶贫中发挥‘1+1>2’的作用。”杨玉祥说。
“基础设施落后,严重影响村民的生产生活。”养殖户邓圆芳的养殖场建在半山腰上,山路狭窄,道路不平,一到雨天,更是泥泞不堪。因此,前来收购的收购商只在村里收,从不上山。
群众的困难,村干部看在眼里、记在心里。杨玉祥一次次往城里跑,争取到308万元项目资金,对吴村土地进行平整及整理,正在建设1个500立方米的蓄水池和2.5公里道路。同时,他还争取扶贫资金95万元,新修了田间道路、养殖小区和村间道路。
采访回来的路上,记者碰见低保户谢实现骑着三轮车正往养殖场运饲料。今年41岁的谢实现19岁时在建筑工地上不慎触高压电致身体多处重残,左臂截肢。只见他的左臂套着塑料管,一头连着臂膀,一头连着木头做成的手掌,骑车如常人一般。得知通往养殖场的路马上要动工,他满脸笑容地说:“以后再也不愁运输了,可以放心扩大规模了。”
精准“滴灌”显实效
黄昏,高远明净的天空之下,静静依偎在山壑之间的村庄周围,山脉连绵,逶迤起伏,山梁座座,梯田层层。
驻村第二天下午,记者一行跟随杨玉祥上山采风。山路崎岖,沿途不少地方长满了荆棘。但是,在山顶,记者发现,一些田地红土露天,未种植任何农作物。杨玉祥笑着解释:“这些土地都是刚刚经过整理的,明年准备流转出去,发展特色种植业。”
吴村有4个小组,道路不是沿着溪就是绕着山,弯连着弯,坡接着坡。其中,141户、712亩的耕地分散在山岭沟壑间,全靠天收。因此,土地整理势在必行。通过多方努力,吴村成为下冶镇第一个土地确权村,2年来平整及整理土地460多亩,土地流转300余亩。
有了好的政策和硬件设施,吴村群众的脱贫信心更坚定了。
村里仅剩的最后1户贫困户赵院龙家,就是靠土地流转减轻了负担。赵院龙的妻子智力障碍、腿脚不便,无劳动能力,他们还有一双年幼的儿女正在上学。土地流转后,他承包了6亩地,种植一些经济作物。农闲之余,他到附近工厂打工,每天收入80元。“今年脱贫不是梦。”赵院龙声若洪钟、信心十足。
土地流转后,农业发展转型是关键。山区土壤相对贫瘠,水利条件不占优势,动员村民种一些特色经济作物,是谁都不敢尝试的。这时,吴村党支部书记赵宗轩和村会计曹小莲站了出来。他们外出学习,跟山东一家公司合作“订单生产”,率先和几位村民种上了辣椒。
如今,一株株辣椒长势喜人,密密麻麻的辣椒悬挂枝头。一算账,村民们两眼放光:平均亩产1万多斤,每斤市场保护价0.7元,亩产至少7000元。“眼见为实,群众就看实效。”村党支部书记赵宗轩感慨,“村民们不是不想干,关键要扶到实处,教会他们怎么干!”
晚上是村委班子最忙的时候。连续两晚,党群综合服务中心的灯都亮到深夜。这几日,班子成员商议外出学习的事情。他们商议,咱老百姓还得干种植这个老本行。村里打算成立农业合作社,通过“合作社+公司+农户”的模式,出台一些激励措施带动吴村特色农业发展,让更多农户走上小康路。
宜养则养、宜种则种、宜工则工,这是吴村脱贫攻坚的生动实践,更是吴村全面富裕的康庄大道!
济源日报供河南日报报业集团融媒体平台专稿 记者 冯华 马欢 孙杰 王淑伟 文/图
标签:
X 关闭
X 关闭